穿过不确定性浓雾,柔性创未来——新年署名文章

佚名
来源:网络

2019年,世界贸易摩擦跌宕起伏、全球投资等待观望、新动能成长曲折反复……不确定性就像一层厚厚的浓雾,笼罩于经济领域,也笼罩于机加工行业。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将继续充满改变。但是,不确定的并非未来的图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之下,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自动化生产,已是大势所趋,是必然到来的“阳光灿烂”的未来;不确定的是通往未来之路上,那些未知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又将如何快速克服它。

  在我从事柔性自动化行业8年时间里,我和我的团队走访了数百家有着“多品种、小批量”转型需求的机加工企业,更深切地了解了他们所面临的经营困难和挑战:

  一是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曾经,一款优秀的产品甚至可以在市场上几十年畅销不衰。随着定制化需求增加,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有的几乎每款产品都会有多个型号和版本,还常常要更新迭代,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需相应升级改进。

  二是更短的交货周期。与个性化、定制化相伴而来的,是瞬息万变和不确定性。一款产品要是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交货,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面对此情此景,很多制造商甚至不知道下个月该生产什么,这对预测市场需求、及时响应并进行制造、准时完成交货形成了巨大考验。

  三是库存导致的资金压力。在从业的这些年里,我见过许多被库存拖垮、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很多企业为了更快速地生产和供货,通常都会备一些库存,但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趋势下,更新换代极度频繁的产品需求往往使得库存货品难以再被消化,由此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硅谷伟大的管理者、已故英特尔传奇CEO安迪·格鲁夫曾留下这样的至理名言:“创新是唯一的出路,淘汰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在新时代,沿着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市场实践证明,就是通往未来的“阳光灿烂”的道路,是新时代的“航海图”。

  “什么是柔性制造?”这是我们八年前拜访客户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疑问。其实它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形成托盘交互式柔性自动化、机器人柔性自动化等成熟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我国自动化应用的基础较为薄弱,且对柔性系统应用的本质研究不够透彻,加之受资金、配套技术、操作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导致在很长时间内,柔性制造都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份蕴藏着巨大赋能价值的“航海图”,在当前市场低迷、人力短缺、企业生死存亡、以及长期竞争力打造的倒逼之下,将被郑重打开和充分利用。

  作为一家来自芬兰的百年家族企业,Fastems是机床设备柔性自动化方案的顶尖供应商。自1982年研发出第一条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以来,Fastems一直是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领先者。2007年,Fastems中国子公司——芬发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开启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在与中航工业的龙头企业、在与中国液压行业企业的合作中,都取得了极大成就。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中小型工厂也正步入柔性自动化的快车道,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号角越发嘹亮。我们相信并坚定Fastems必能发挥优势,赋能一批又一批客户的成长变革。

关于芬兰Fastems公司

  始建于Fastems芬发自动化是一家来自芬兰的百年家族企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柔性线方案供应商450名员工,并在芬兰和德国均建有生产基地。公司在欧洲建有7个下属公司,在美国和日本也设有分公司。——芬发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该子公司主要为Fastems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客户提供全面且专业的与柔性自动化相关的软件,硬件服务和技术支持。

  作为一家专业的开放式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芬兰Fastems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可与全球范围内市场上主要的8760个小时的年运行时间和智能化生产的目标。

  自FMS、高效智能的生产计划及执行管理软件40年。其客户遍及航空工业、矿山机械、建筑、机床制造等多个行业。截至2018年,+86 21 61042235


Email: robert.ding@fastems.com


阅读156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